科学仪器的在线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,科学仪器的结构。日益简化,体积缩小,重量减轻,操作也更方便,价格也逐步降低,而且能在工业条件下操作。因此在过去只能在实验室内进行离线操作的科学仪器,现在可以在生产现场进行在线运行了。例如质谱仪居武钢的高炉上试用,用来分析炉顶煤气的成分。从应用的角度来看,这种仪器也可看成工业自动化仪表中的一员了。今后这种趋势还会加速发展。 新型仪表不断涌现过去认为不能检测的禁区,现在有了突破。如二相流的测量已有产品处于实用阶段,如德国SWR公司的微波气,固二相流量计,英国SOLARTRON公司的DUALSTR-EAMMKI气液二相流量计,美国MALFIAID公司的LP多相流量计等。而SWR公司的气、固二相流量计已在武钢高炉喷煤粉系统上试用。 软测量技术正在发展 由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:工业环境的恶劣性,使得有些重要的或者关键性的参数不能进行直接测量,只能借助计算机技术,依靠其他相关能测得的参数进行推导。用这样间接测量的方法,有人称之为虚拟仪表。 实现软测量技术的关键在于研发人员首先要了解工艺生产,熟悉工艺操作,同时还要掌握测量和计算机的技术,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。 MIV模式 目前新建的一些大型石化装置如乙烯项目都采用了MIV承包模式,所谓MIV就是主要仪表承包商。这种做法利于大型工程的建设,保证项目顺利按时投产,如百万吨级的乙烯项目,其下产品很多,一般有十几个装置,需要同时投产。否则误工一天,就会有上亿元的损失。为了便于管理,工程公司和企业都愿意这样做。但这种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,例如上海SECCO的乙烯装置采用的是MIV,南海的CSPC乙烯项目采用的是MAC模式,福建的乙烯项目采用的是MICC,而新疆独山子乙烯则10套DCS由家公司总承包,2.5万台场仪表则由另一家公司承包。对于承包的仪表厂商来讲这是一种增值的服务。作为MIV的公司也需要一定的资源质,即除了能提供一定水平的DCS外,还要有较广泛的,质量过硬的现场仪表,而且还要熟悉工艺或有这个方面的业绩。 国内的一些大型DCS制造厂,也应向该方向努力。以上就是工业自动化仪表行业一些主要发展趋势。随着科技的发展,生产的进步,还会有新的需求对发展的趋势产生影响。
上一页 [1] [2] |